BMS 功能安全技術規劃架構

設計符合功能安全流程的 電池管理系統(BMS,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),需要從需求分析、系統架構、安全目標定義到測試驗證,全面對照功能安全標準(例如 ISO 26262)來進行技術規劃。

以下是一份完整的技術規劃概覽:


🔹 1. 概念階段(Concept Phase)

● 功能安全概念(FSC)

  • 識別 BMS 的安全目標(SG),例如:
    • 避免過充、過放導致電池起火
    • 偵測溫度過高即時關閉充電
    • 電池短路異常時斷電
  • 危害分析與風險評估(HARA)
    • 定義每個功能的危害等級,評估其 ASIL(A-D)
      • 例如:過充引發爆炸 → ASIL C~D
      • 資料通訊失效 → ASIL B

🔹 2. 系統階段(System Level)

● 技術安全需求(TSR)

  • 定義 BMS 應具備的安全行為與故障反應機制
    • 如過壓保護應在 4.25V 自動斷開電路
    • 溫度超過 60°C 啟動冷卻風扇或斷電

● 系統架構設計

  • 安全架構原則:冗餘、監控、隔離
  • 可採用 主-備架構,具備內部診斷功能(例如 AFE 或 MCU 之間的交叉驗證)
  • 故障注入模擬(FIT)以驗證冗餘與反應路徑

🔹 3. 硬體階段(Hardware Level)

● 硬體安全分析

  • FMEDA(失效模式、影響與診斷分析):對電壓監控IC、MOSFET、電流偵測模組進行失效率分析
  • 計算硬體診斷覆蓋率(DC)
    • ASIL B ≥ 90%,ASIL C ≥ 97%

● 監控機制設計

  • 過流偵測回路(獨立與主通道)
  • 電壓偏差容錯電路
  • Watchdog Timer、防止 MCU 當機無反應

🔹 4. 軟體階段(Software Level)

● 安全相關軟體開發

  • 遵循 ASIL 對應的軟體開發流程
  • 模組化:電壓/電流/溫度監控模組應與故障管理模組分開
  • 建立 安全軟體需求(SSR),如:
    • 異常電壓持續超過2秒進入 fail-safe 模式
    • 資料傳輸錯誤3次觸發通信錯誤處理

● 軟體測試與驗證

  • 單元測試、邊界測試、失效測試
  • 故障注入模擬(Fault Injection)測試反應
  • 軟體追蹤矩陣(Traceability Matrix)

🔹 5. 整合與驗證階段

● 確保測試涵蓋所有安全需求

  • SIL(Safety Integration Level)驗證
  • 安全驗證測試報告(Safety Validation Plan)
  • 使用 Hardware-in-the-loop(HIL) 測試模擬實際電池組行為

● 撰寫 Safety Case 文件

  • 統整所有開發文件、測試報告、風險分析
  • 作為功能安全審核(如 OEM 車廠、第三方)依據

🧭 輔助工具與標準參考

工具/標準用途
ISO 26262車用功能安全框架標準
FMEA/FMEDA硬體風險分析方法
HARA安全風險評估
HIL 系統測試驗證工具
Trace32、CANoe測試與模擬軟體

車用電子 功能安全

「功能安全」(Functional Safety)是現代電子系統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尤其是在車用電子、醫療設備、工業控制等應用領域。簡單來說,功能安全的目的是在故障發生時,系統仍能以可控方式運作,避免造成傷害或損失。

以下是幾個主要原因,說明為什麼需要功能安全:


🚗 1. 保護人身安全

  • 在車輛、醫療儀器、自動化機械等應用中,系統失效可能導致死亡或嚴重傷害。
  • 功能安全確保當硬體或軟體故障時,能啟用備援機制、進入安全模式、或警告使用者,降低風險。

⚙️ 2. 降低系統風險與責任

  • 功能安全設計可以顯著降低產品責任風險,讓廠商在發生事故時有證據證明其遵循標準(如 ISO 26262)。
  • 減少因召回、訴訟而產生的巨額損失。

🛠️ 3. 提升系統可靠度

  • 功能安全要求嚴格的測試與驗證程序,例如 FMEA(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)、故障注入測試、冗餘設計等,有助於全面提升產品品質。

📜 4. 符合法規與標準要求

  • 各產業對安全要求明文規定,如:
    • 車用:ISO 26262
    • 工業:IEC 61508
    • 醫療:IEC 60601
    • 鐵路:EN 50128
  • 不符合標準將無法上市,或遭禁用。

🌍 5. 強化市場競爭力與品牌信譽

  • 對於 OEM 或 Tier-1 供應商來說,通過功能安全認證意味著有能力提供高品質、高安全性的產品,提升競爭優勢。